您当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菁菁校园

我校举行2018年新教工培训暨青年教师工程实践启动仪式

7月3日上午,我校2018年新教工培训暨青年教师工程实践培训启动仪式在东校区多功能厅举行。校党委书记王芳、副书记甘志华出席仪式。组织部、工会、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人,我校2018年新教工培训学员、2018年青年教师工程实践团领队和团员、2018届兼职辅导员共一百六十余人参加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甘志华副书记主持。

甘志华副书记主持会议

甘志华副书记宣布启动仪式开始,他代表学校热烈欢迎新教工的加入,并介绍了2018年新教工培训与我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的基本情况。随后,党委组织部副处级专职组织员张晓东宣读“关于在2018年青年教师工程实践培训团中成立临时党组织的决定”。决定中指出,临时党组织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宣传、贯彻党中央、北京市以及学校党委的指示精神和工作要求,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积极开展与企业基层党组织之间的共建活动,做好培训团中青年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有效组织和带领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工程实践团活动,圆满完成工程实践培训任务。

王芳书记发表讲话,给新教工讲授入职第一课。她热忱欢迎新教工加盟北化,加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开启崇高、伟大、奉献的教师职业生涯。王芳书记首先介绍了我校在建校初期、文革期、恢复发展期、快速发展期与“双一流”建设时期的发展历程和学校文化,使新教工看到了一代代化大人为了梦想、为了服务国家而自力更生的奋斗身影。她向新教工总结了学校的四个特点:一是具有行业特色但不具垄断性;二是坚持“学科建设为龙头、科学研究为支撑、注重人才培养”;三是包容性强,以业绩评判为标准;四是具有优良、淳朴的校风和学风。围绕这四个特点,王芳书记介绍了化大人秉承“自强不息、不甘人后”的化大精神,介绍了学校采取的一系列重要举措,促进了青年一代的迅速成长,造就了一批院士、杰青和长江,在大化工领域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一个个鲜活事例引导新教工学习前辈们努力拼搏、兢兢业业、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自身事业的高尚追求,学习他们在科学研究上“以问题为导向,以基础研究为支撑”的务实之风。随后,王芳书记详细阐述了学校的发展目标、“人才强校”和“大开放”两大战略、双一流的建设规划和人事制度改革,以及学校在事业发展过程中给予青年教师的支持和成长机遇。最后,王芳书记殷切嘱托全体新教师,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崇高职业,希望新教师敬畏教育、敬畏学生,并对新教师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做一名教师,要有家国情怀,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培养世界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新教师要牢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树立崇高师德,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教学有纪律”基本原则与底线,以德树人,做到热爱学生,塑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做“精师”与“仁师”,引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二是做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就要不断提高、学习和充实自己。要坚持终身学习,勤奋努力,把优秀当作一种习惯。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领自己的方向,促进自己的发展,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走得更高更远。三是做一名教师,就要学会融入团队,融入学校文化。四是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要过好“教学关”、“研究领域选择关”、“科研项目申请关”,不甘落后,以坚韧不拔的精神,不断追求卓越。学校将从教师发展、教学、科研、生活条件改善与保障等多方面着手,为新教工的发展提供支持,做好服务,祝愿新教工在化工大学发展得更好!

王芳书记讲话

甘志华副书记作总结发言。他希望各位新教工谨记书记的嘱托和教诲,通过入职培训与工程实践,努力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努力做一名“四有好老师”,在北京化工大学开启新的人生篇章。他指出,青年教工是学校教师队伍与管理队伍中的新鲜血液和新生力量,肩负着学校建设双一流,成为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光荣使命,希望大家将个人理想融入学校的发展与建设中,以建校60周年为契机,施展才华,为学校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学校也将全力为大家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助力各位老师成长成才,做出丰硕的成绩。最后,甘志华副书记祝愿新教工在北京化工大学工作、学习、生活顺利,并预祝工程实践取的圆满成功!

启动仪式现场

随后,校领导与新教工合影,启动仪式结束,新教工培训正式开始。2018年学校从工作实际和培训效果出发,经过精心设计,将新教工培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小学期集中培训,由学校相关业务部门开展业务讲座,包括师德教育、校情校史、素质拓展、学校的教学、科研、国际交流等相关工作以及管理制度与规章制度的介绍,集中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新教工尽快了解学校,感受北京化工大学文化,熟悉学校的教学、科研以及管理工作;第二阶段为秋季学期专项培训阶段,主要包括新教师教学研习营、新进管理人员研修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新校区参观考察、系列专题报告、交流分享等环节,以帮助新教工进一步提高新教工思想素质与业务素质、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与技巧。